藝術引路 走入大生圍 學與自然共舞

藝術引路 走入大生圍 學與自然共舞.JPG

藝術引路 走入大生圍 學與自然共舞

週三 2019-02-20 元居民

藝術節期間,田邊藝術研究所的作品《大星形十二面體》,融入大生圍魚塘風景之中

給你一塊土地、一片魚塘、一個下午,你會做甚麼?住在元朗的你,可因為城市急促的發展,已對距離市中心不遠的源野風景陌生?香港觀鳥會和非牟利組織藝術到家,於元朗大生圍就地取材,以藝術引路,讓大家認識魚塘生態及鄉村文化,在鳥、魚、人的身影間傳遞保育信息。「落塘源野藝術節」雖已落幕,但自然環境予人的創造力又怎會局限於有形的作品中?參考籌辦者和藝術家們的經驗,讓我們捕捉大生圍予人的靈感之餘,學習與大自然重新連結。

更多:
魚塘放水為候鳥醫肚 養魚戶批補貼少難償損失


香港觀鳥會助理經理陳燕明(Christina)

為期兩天的「落塘源野藝術節」於1月19至20日舉行,已是第二年於大生圍舉辦。香港觀鳥會助理經理(教育、藝術發展及傳訊)陳燕明(Christina)表示,過往說到自然教育,總會聯想到很「科學」地收集、分析數據,這種形式未必人人適合,其實用藝術作為方法,從創作中認識大自然,一樣得。

藝術到家主席鄭怡敏(阿金)提到,2016年時曾在啟德跑道公園辦過「源野生活節」,效果未如理想,不太能傳達與大自然共存的信息;但這兩年在大生圍舉辦,氣氛明顯較好,因為能親身感受環境與人的關係。他們又邀請村民擺檔供人試食鹽醃烏頭及茶粿,親嘗本土出產之餘,更使城市人了解本地養魚戶如何捕魚同時又愛護環境。



藝術節中,遊人在藝術家引領下,於魚塘邊慢行

擺脫打卡式到訪 細聽自身與環境聲音

相較去年,藝術節今次特別重視參與式的藝術教育。Christina不願看見藝術節只有「打卡式」的大型藝術裝置,想把焦點從藝術家和作品,轉到環境和參與者自己身上:「取名『落塘』,正正係要大家親身落水。」

莫穎詩(Vinci)是連續兩年均有參與的藝術家,直言喜歡這裡的環境。她的《零距離歸屬大生圍》工作坊,邀請參加者用身體與塘邊草地接觸,執拾石頭或其他在地物資,與之起舞和溝通,甚至用簡單字詞配上旋律,把感受唱出來。Vinci表示,過程中可引導參加者留意大生圍的一事一物,如在撿拾石頭的時候,便可了解到,哪些石頭原本就在,哪些從外面而來,甚至是一些建築廢料?放聲唱出感受的同時,亦會察覺到大生圍本就有許多聲音存在,如鳥聲、水聲;在城市裡,人們會恐懼於大聲說話。

Vinci認為,釋放身體、接觸自然,更會思考土地與自己的關係——大自然之中,人類是如此渺小,要學習如何與大自然共處共存。她又提到不少參加者在工作坊期間,都好像「唔太知自己做緊乜」,她卻反而覺得這樣很好,像是回復到小朋友在懵懂中摸索的狀態,而做事其實不一定要「有意義」才做,這種放空的感受,也是好的。


藝術節中,大小朋友享受著用塘泥做的長凳

人人落水創作 塘泥栽種出社區連繫

《落日情話:塘泥長凳》工作坊大受歡迎,藝術家郝立仁與參加者合作製作一張張長凳,物料竟是魚塘的塘泥,泥中有石灰,曬乾後變硬成磚。為甚麼塘泥會有石灰?原來石灰是養魚戶調節魚塘酸鹼度的重要材料。取材於大生圍,長凳最後亦會隨天氣時間的變化,重歸魚塘,像是一個循環。

郝立仁喜歡社會參與式藝術。長凳最終會以什麼模樣完成,完全無從預計,很視乎參與者是什麼人、心目中想要一張怎樣的長凳。眼見人們雙手沾滿塘泥,投入共同創作的過程,郝立仁也很滿足。每節工作坊拼出來的長凳都很不一樣,「藝術家」們可在上面寫字、畫畫表達對大生圍的感受,更真的吸引人們坐於這件作品上欣賞風景。他認為,人們有機會親身接觸這裡的環境,才會懂得關心大自然。

參與藝術節的額外收穫,是發現走入社區、與村民交流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郝立仁從去年12月初,便隨藝術到家入村尋找創作原料,村民對藝術家們會做些什麼非常好奇,籌備期間已與他們不知不覺間變得熟絡。村民亦十分熱心,會主動借出推車、鏟等工具,更喜歡邀請他們聚餐。


大生圍村

孩子們在藝術節中拓印元朗烏頭及非洲鰂,認識本地魚塘出產

Christina指出,藝術節兩度以大生圍作據點,正好讓城市人親近美麗的魚塘環境,了解不一樣的村民生活。其中,兆基創意書院學生就隨藝術家馬智恆,共同創作劇情短片《候鳥》,過程中不只要發揮創意及光影美感,更需要實地了建魚塘每日運作,訪問養魚戶,觀察他們拋漁網的好功夫。Christina認為,香港不鼓勵文化藝術發展,瘋狂的樓價、租金埋沒了創意,學生學習往往只為了將來換得穩定的生活,藝術節正好提供機會,讓人們發現自己也有創作的能力。

談到未來計劃,Christina透露藝術家們有意再作更多環境表演,觀鳥會則想進一步以藝術推廣食本地魚,讓更多人知道本地優質魚場的品質驗證,從而關注食物安全,今月17日又已舉辦了第5屆新界魚塘節嘉年華,有興趣了解更多的朋友記得留意觀鳥會未來的活動。連食魚都可以同藝術有關?Christina笑言有無限可能性。同樣能成為創作者的你,又有咩諗頭?

========================

重溫部分藝術節作品


另類人工島——何遠良《大生浮島》
有別於備受爭議的「明日大嶼」人工島,這個用竹與草搭建的浮島是生態友善的裝置,可讓雀鳥逗留覓食,植物又會吸引昆蟲小生物寄居,根部更有如天然濕地般過濾清潔功能,改善水質。浮島雖沒有隨藝術節結束而拆除,但也不能永遠存放,將隨漁民剷塘回歸塵土,彷彿在說:人工島終不會長久。


分不清真假——馮正權、劉婉婷《風景幻鏡》
利用玻璃瓶模仿觀鳥的單筒望遠鏡,看到的不是雀鳥,而是藝術家在瓶放置的小物件或繪畫的抽象圖案,模糊大家的視線,也帶來新的幻象。


勞動的重複——黃小玲《漁民》
要知道漁民是怎樣工作的嗎?將每個動作分拆成多個靜止的畫面,任風吹過,便看到一個個重複的動作,是漁民的日常。

《元居民》記者:黃麗穎/攝影:Arko
獨媒記者:梁敏德


Featu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