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敏玲: 以陶泥寄心語

0207B04_副刊_藝文.jpg

2015 年還是白天上班,晚上進修藝術課程的我,經老師介紹認識了新藝潮, 那時我們乘坐噴射飛船由香港到 澳門威尼斯人金光會展,參觀這個聚焦了新晉藝術家的國際性藝術博覽 會。往後每隔一年,我都會參觀新藝潮在香港PMQ( 元創方 ) 舉行的國際性藝術博覽會,欣賞到來自世界各地 不同的藝術家的眾多出色作品。 直至 2020 年,全球人類艱苦的一年,疫症問題令香港各行各業雪上加霜,而剛好從 2019 年跳出安舒區的我,正式踏上創作旅途。此時,新藝潮舉辦了主題展覽 《+VE/-VE》,記錄近半年的疫情下藝術家對未來的領 悟、啟發與反思,令我有更深的體悟,於是便報名參加。 感謝新藝潮面對疫情和限聚令的風險下,給藝術家們這 麼好的平台,可以發表自己的作品,與不同的藝術家互相交流,同時了解市場情況,豐富了我的經驗。

1. 藝術路上有沒有難忘的經歷﹖

在學期間因為家父和家中愛貓同年患癌離世,面對工作 和學業壓力下拿不起畫筆,那畫布裡盡是貓貓和我一起的種 種回憶,還有父親和她受着病魔時的痛苦。在這段期間我帶 了自己的作品約見一位我很尊敬的藝術家,美其名看畫,實 則不知所措的我像是在尋找法術變回從前的自己。記得那時 他的一句話點醒了我:你的爸爸不會回來,貓貓都不會回來, 但情感可轉化,一直轉化……

2. 講一個你參加過最有趣的藝術項目?

朋友邀請我參加一個在清山塾,她擔任策展的一天展覽 《重拾舊嗜好》,展覽記錄一些大家小時候被遺忘,想做又 沒有做的事情。那時因為自己是一名貓義工,有感而發,於是便寫了一個關於流浪貓在收容所的故事,用貓貓第一身的 身份,把牠的貓生用說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

3. 你最欣賞哪一位藝術家?

超寫實主義藝術家卓有端、抽象派藝術家黃仁逵和概念藝術家程展緯。他們各自擁有不同的風格,但他們的才華風 骨是我欣賞和敬佩的對象。

4. 你會移民嗎?

有想過,因為想過才發現原來自己很喜歡這個地方,不捨得離開。

5. 告訴我們一個把你留在藝術界的理由﹖

除了在畫廊或藝術博覽會給賣家收藏外,我的藝術可以 成為生活上不同形形式式的小禮物,和各種人分享。除了個 人創作外,現在我也有在不同的社區從事藝術教育工作,把藝術帶到生活與人分享。看到他們創作時快樂的表情,而自 己也能生活下去,是很滿足和快樂的事情。

6. 2021 年你的藝術計劃?

一直對中國陶瓷繪畫有濃厚興趣的我,最近參加了賽馬會 「傳.創」非遺教育計劃,了解香港的彩瓷歷史及研究傳統 工藝技巧。廣彩在香港 70 至 80 年代時期十分盛行,其後內 地改革開放,這傳統工藝漸漸北移。因緣巧合下接觸了這些傳統廣彩師傅,他們一生敬業樂業,讓廣彩技巧得以承傳。 在香港陶瓷研究會會長何廖綺玲老師和當代藝術家嚴蕙蕙老 師的引領下,我加深了對廣彩的了解,藉此加以研究,希望今年能創作更多有關香港陶瓷彩繪的作品,使大眾更加認識 這傳統技巧,可以承傳下去,也期待在新藝潮裏發表作品。 此外我的作品 《可愛的身影》入選了台北新藝術博覽會, 將是一個很好的體驗,希望疫情能快些過去,好讓我能在 5 月份親身到台北世貿一館參加展覽。

7. 介紹一件你最嘔心瀝血的作品?

49 支葵花鏡可說是我目前體驗最難忘的作品,這不容易 的日子,我把那段時期的心情寄語泥土,將那看似天馬行空 的構思,一步一步的走進現實去創作。陶鏡本是古人日常生 活的工具,它除了可以觀照自己外,陶鏡身上刻有的紋飾同 時能反映古人世俗生活的寫照和社會的現象。我利用了向日 葵追光拜日的特色,表達每一面葵花鏡子都有共同的心願: 想追向光明,平安快樂。故此我要求每一塊鏡子是能站立向 同一方向,但如何創作陶鏡?又如何使它站立呢? 陶瓷本身十分脆弱,從每一塊泥磚到壓每一件泥版的步 驟也是自己一人做起,每天壓一批泥版,等待數天它才達到 合適的乾濕度才可成形,然後為它剪裁再塗上泥槳,待它自 然風乾。這時我是它們貼身的媽媽,每天觀察它們的情況再 進行下一個工序,而製作 陶鏡共有 6 個工序,完成 後才可以進行裝置。期間 我一共燒製了超過 80 塊陶 鏡,最後再在 80 塊陶塊 中選出最具情感的 49 塊, 將它們進行裝置。最後, 我還要感謝好朋友的幫忙, 他除了幫我利用沒用的傢 俬木板改裝成展覽箱外, 還教曉我在木版鑽上一個 又一個的小洞,再把葵花 鏡裝上木箱。

鄭敏玲,2020 年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 學, 主修繪畫, 在學期間接觸陶瓷藝術, 對陶泥的可塑性和生命 力有深刻的體會, 本身喜歡大自然 及其各種生命的 她, 從此安心於在泥土裡創作。 2020 年參加新藝潮《+VE/-VE》展覽,利用陶泥創作了一系列 49 支葵花 鏡,在每一塊陶鏡上利用青花顏料繪上不同圖案,在中國 4 代表着幸福,而 9 是長久的象徵,觀照這時期的社會現象。 也許這些年的經歷和社會轉變,各種矛盾和磨合,使她漸漸珍視自己是香港人的身份和本地文化價值,嘗試 從泥土了解香港和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她形容自己狹小的工作室是一個快樂的囚室,在工作室裡埋頭苦幹,偶 爾出來透氣放風,接觸外面的世界。


Featu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