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造」女人

剛剛去了雲南旅遊,接觸了一些少數民族的有趣習俗。其中知道他們對女性的審美眼光原來和我們在西方文化影響下的標準完全不同。當地崇尚女性:肥為美,黑為貴。天呀!我們平日辛苦節食做運動, 還有買下一大堆的美白用品,如果在這邊生活便完全不需要了!

想起我最喜歡的法國哲學家Simone de Beauvoir的經典語錄-“One is not born, but rather becomes, woman”,指出女性是被社會塑造出來而不是天生的。例如,大部份女孩接觸的玩具都是煮飯仔和洋娃娃,從小被鼓勵去模仿母親做家務及照顧小孩,令女孩深感打理家頭細務是女性的責任和應有的行為。

最近藝術家周穎璇 - Christy舉行了她的個人展覧*,她的創作一直圍繞女性議題,當中包括女性怎樣努力打造自己成為「女性」。Cyborg 是 cybernetic organism 的簡稱,即是人工科技化的人。是次展覽名稱為‘She_borg’, Christy將原來詞彙轉化,加入‘She’希望賦予 一個性別給機械化生物。踏入展場首先看到藝術家2012年創作的一系列作品。塑膠箱內放置了像Barbie般大小的娃娃,細看之下每位娃娃都在做着一些女性不會曝露人前的行為, 如剃腋下毛髪、更換衞生巾、自慰、吸取母乳等動作。體態也不是Barbie般過份的豐胸纖腰長腿型。Christy籍着作品中娃娃的軀殼,令觀者反思大眾對女性的要求及其意識形態。事實上我們不是Barbie,也不必要保持別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圖1)。

(圖1) 作品:Shaver,Breast Milk Pumper,Vibrator,Sanitary Pad。相片由畫廊提供

除了女孩的玩具,衣飾也可帶有主導女性思想的含意。另一組作品是藝術家駐留德國期間以當地傳統女性服飾作參考而創作。她將影像加入用牆紙做成的衣服上。作品透過虛擬外表帶出真實女性肉體的功能(圖2)。不過令我感興趣的反而是它的資料搜集部份。Chirsty從書本上找來德國從前服飾的細節和刺繡。她們喜歡在衣服上繡上箴言,書上其中一句常用刺繡譯為:好女人是會烹飪的女人。其用意是在宣揚成為好女人的準則(圖3)。

(圖2) 作品:Lilly ,混合媒介,尺寸可變,2019

(圖3) 德國傳統服飾Dirnel參考,相片由畫廊提供。

我的創作亦經常關注女性在社會上扮演的角色。最近重看近幾年曾寫下的作品陳述,發現隨著年齡和經歷的增長,對了解女性/自己的想法變得不一樣。雖然社會規範仍然在塑造女性標準,但現代女性並不是只有A,B,C模式去跟隨,可以是A+C+未知數的K。 每個人都有權選擇:我要「造」(怎樣的)女人。

*「: \ She_Borg>」展覽日期:2019年10月24日至11月30日。地點:奕思畫廊.中環鴨巴甸街24-26號興揚大廈1C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