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All Events

回應時代:攝影與藝術-攝影座談會(二)天星・皇后

回應時代:攝影與藝術-攝影座談會(二)天星・皇后.jpg

日期 29.3.2019 (星期五)
時間 7:30pm-9:30pm
地點 光影作坊(石硤尾白田街30號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l210)
嘉賓 鄭怡敏與謝柏齊
主持 謝明莊
名額 30名(先報先得,額滿即止)
費用 自由定價(即場付款)
備註(1)分享會以廣東話進行
(2)分享會將提供小吃飲品
*歡迎團體查詢與留位
----------------
攝影與藝術能反映一個時代的社會生態和精神面貌。 踏入後殖民年代,香港社會及政治情況未見穩定,市民引發出不斷的社會運動,保育本土文化及公共空間成為大眾關注的議題。當情況難以用文字表達,影像及藝術創作便成為了記錄及回應社會的重要語言,其普及性使大眾可以從不同層面及角度審視及參與其中。

天星皇后碼頭事件是香港人尋找自我和身份路程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也被視為本土運動的開始。社交媒體的興起使大眾很容易以攝影記錄及參與在社會運動之中,改變了公眾和社會運動的關係。皇后碼頭更啟發大眾對公共空間的關注,當中長達8個月的志願者留守及各界人士的參與,更產生出對空間、保育、歷史、社區及集體回憶的思考,政府亦從此把保育納入政策的考慮範圍。

自天星皇后碼頭事件開始,攝影及藝術成為了介入社會的方法,藝術家及攝影師以各自方法記錄及回應時代的種種。藝術家鄭怡敏(阿金)和張嘉莉選擇在2004年回歸遊行中訂婚,每年以藝術形式參與7.1遊行,其創辦的藝術空間「C & G Apartment」就是他們嘗試以藝術回應社會的橋樑。攝影師謝柏齊由囍帖街、天星皇后碼頭、藍屋重建及菜園村高鐵興建起,他一直以攝影記錄的方式參與其中,以影像力量說故事。

「光影作坊」將於2019年3月呈獻「回應時代:攝影與藝術」攝影分享會(二)天星・皇后。這是繼2019年1月份「回應時代:攝影與藝術」攝影分享會-雨傘與它的視覺產物後,舉辦的同系列分享會。是次分別邀請了攝影師謝柏齊與藝術家鄭怡敏按各自在「天星皇后碼頭事件」或同時期的攝影與藝術創作,回顧當時的時代背景下,影像生成及藝術創作的經驗和故事,分享他們如何以獨有的創作方式回應當下社會的變遷。
-----------------------
分享嘉賓簡介
謝柏齊
攝影師及「民間博物館計劃」成員。他記錄示威遊行、重建清拆事件和社區的面貌。展覽包括《影象香港當代攝影展2008-2009》、《家在.人在.菜園在》(2010) 。

鄭怡敏
香港出生。1998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2002年獲RMIT University純藝術(素描)學士學位。2007年獲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及公共歷史碩士學位。曾任中學校董、現為註冊社工、兼任藝術學院講師、C & G藝術單位創辦人之一、藝術團體二二六工程會長、慈善團體藝術到家有限公司主席。自2000年始策展藝術展覽、教育、研討、交流等活動數以百項。策展理念以質疑政治、社會、民生議題及藝術制度為主。個人藝術創作範疇廣泛,包括:繪畫、素描、行為藝術、單格動畫、攝影、錄像、裝置等。

主持人簡介
謝明莊,光影作坊主席及創辦人之一,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首席講師,從事攝影及攝影教育工作超過25年。畢業於英國倫敦金匠學院(視覺傳播碩士,2004)及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學士,2003)。謝氏之攝影裝置《香港日記九四》曾於1995年在日本東京都寫真美術館展覽「第一回東京寫真國際雙年展」中展出,同年獲香港專業攝影師公會頒發「九五攝影年獎-出版」。1997年憑作品《馬照跑-場外投注站攝影計劃》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視覺發展獎」。2003年獲香港英國文化協會之「志奮領留英獎學金」。

「回應時代:攝影與藝術」系列簡介
攝影是記錄工具也是藝術創作媒介。作為一個溝通及交流工具,影像語言對於我們當下的時空與事物影響甚大,透過攝影或影像背後的意義上思考我們的立場與觀點。光影作坊將舉辦一連5場攝影分享會,邀請不同攝影創作人及藝術家就「回應時代」這個主題進行對話,由雙方的攝影作品及藝術創作;攝影的語言及藝術的美學,回應及討論不同年代下對香港重要的城市面貌及社會生態。

「光影作坊」簡介
「光影作坊」為香港註冊之非牟利慈善文化團體。自2007年成立以來,致力推動香港攝影文化發展,為本地唯一集教育、交流、推廣及資源分享之攝影平台。我們定期舉辦不同主題的攝影展覽、講座、攝影課程和各種交流活動。位於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的會址除展覽廳外,還設有一圖書館暨書店。
-------------------
查詢
T 3177 9159
E info@lumenvisum.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