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純藝術 - 把哲學加到作品的危險性
淺談純藝術 - 把哲學加到作品的危險性
過去"淺談純藝術"系列或藝評的文章可在 "Find Art, Fine Art, 只是藝術" 找到 ----- http://fineartfindart.blogspot.hk/
在展覽中,不時見到一些作品,在其作品中加入哲學內容,並在創作自述(Artist statement)的內容中說明,以示創作背後有一定的理論支持,好像是一種哲學內容的加持,使觀者在閱讀作品時,因為創作者表明其作品是以該哲學內容為根本,所以在沒有該哲學內容的理解下,觀者是難以閱讀其作品,只能從作品的表象上了解,使作品的背後增加了一份神秘感。雖然這一份神秘感是如此吸引,但以哲學內容加到作品內容之中,是存有一定的危險性。因為當創作者在解說其作品是在哲學內容下完成,如果其說明最後是以感覺主導時,那就和哲學理論完全沒有關係。但如果以哲學內容作主導或核心時,其回應就不能回避哲學問題的挑戰。所以創作加入哲學理論為關鍵時,是一件十分危險的舉動,因為作品未必能夠呈現相關理論或內容的實相,即是作品呈現與創作者所表述的不同。這一個了解,筆者得出以下的一個說明:-
”以哲學理論作為作品的主體時,是一件危險的舉動,如果解說是以感性主導時,那就和哲學理論完全沒有關係,但以知性來創作的時候,就不能回避哲學問題的挑戰。”
閱讀以上述說明,雖先要了解感性和知性所指的為何物,之後才處理加入哲學內容到作品的危險性所在,並且解釋上述說明。首先,這兒所指的感性和知性,都是指創作者對作品的自述,感性說明,是指創作的過程是憑某些感覺來進行,以情感主導的創作過程。而知性說明,就是指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以某一些理論作為核心,並且說明作品是以某理論進行創作或作品就是展示某理論,在了解感性和知性的指向後,就可解說之前的內容,而下文就是對上述一段說明的解明。
先是<<<如果解說是以感性主導時,那就和哲學理論完全沒有關係>>>,作品以感性來創作,就己經和哲學理論無關的說法,是因為基礎是感性大於哲學內容,即無需跟從哲學內容亦沒有衝突,因為感性才是最終說明。例如創作者說明其作品是以道家的”道”為基礎,同時作品展現了一條實體的道路,並解說是感覺到這才是”道”的形態。這是展現”道”的作品,如果觀者以老子道德經的第一句作為入路時,”道可道,非常道…”,就難以和作品中的”道”連接是什麼,就如字面解釋和意思解釋的分別,作品展示了字面或現象上的”道”,而是非意思或內容上的”道”。這情況下,按以上的條件分析,作品就和哲學內容是完全沒有關係,只是感性創作加上不實或錯誤閱讀的哲學內容。
之後是<<<以知性來創作的時候,就不能回避哲學問題的挑戰。>>>,另一個情況就是作品以某一些哲學內容為基礎,並且說明作品是以該哲學內容所進行,這就和感性創作所相反,該作品是依據某些哲學內容為核心,那麼該作品應該能夠回應或自圓某些說明,否則就和以感性來創作的方向無異。
例如創作者說明其作品是展現了佛家的”空”,是以佛家的”空”性說作為基礎,作品展示了空無一物的情景,只有白色的”空”,並對”空”的說明是什麼都沒有。那其實就和上述的”道”的例子相同,觀眾可能會提出”空”是指什麼、什麼是”空”性說、佛家和佛教相同嗎等等。如果對佛家的”空”有所接觸的觀眾,可能會提出一些挑戰,這是般若學中的”空”嗎?”緣起性空”的空是名相,其意思何以會是空無一物的空間? 而最大的挑戰,就是一個對該主題十分熟識和透徹,並且能夠融會貫通地使用的觀眾,可能只是普通的交談,但對方的好奇心彷如步步進迫的挑戰,雖然最後的結論可能是不了了之。
錯誤地引用哲學內容於作品內,可能會是一個笑話,因為這涉及作品的水平和內容上的精準度,所以以哲學內容為核心的作品時,觀眾的提問是不能回避。當然對這些挑戰可以置諸不理,亦可以以感性的方法來回應,如果這樣的方向,那其實就不需要說是什麼哲學內容作為基礎。
最後是<<<以哲學理論作為作品的主體時,是一件危險的舉動>>>,以上兩個例子都只是說明以哲學內容作為作品的主體或核心內容時,其中兩個可能出現情況,不論如何地使用哲學內容,都有可能把作品處於兩難的位置,一是作品雖說以哲學內容為主體,但不能以哲學內容解釋其作品或為其作品抗辯,落得最後只能以感性說明作回應,即與哲學無關。二是作品同樣說以哲學內容為主體,但其解釋理句對作品所表達的哲學內容缺說服力,以至理解為作者誤讀或是錯誤表達,影響觀者對作品本身素質的觀感。
筆者相信把哲學內容上加入作品之中,是帶有一定的危險性,畢竟要把哲學內容,精準地融化到作品之內,是高難度的事情,當然,在作品加入哲學內容為主體時,亦不代表需要隱而不宣,而是如果真的把哲學內容加入作品時,那應該需要做好回應或抗辯的準備,畢竟這就是把哲學理論或內容加入到藝術作品中的代價。
謝諾麟
二零一九年四月十一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