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All Events

文學大龍鳳*展覽﹕木每雙生——文學視藝的再世紅梅


文學大龍鳳*展覽﹕木每雙生——文學視藝的再世紅梅.jpg

「木每雙生——文學視藝的再世紅梅」展覽

展覽將以粵劇著名曲目《再世紅梅記》為主題,形式是由六位詩人及六位藝術家就劇目的六個分場——《觀柳還琴》、《折梅巧遇》、《倩女裝瘋》、《脫穽救裴》、《登壇鬼辯》、《蕉窗魂合》的啟發,各自創作文字或藝術作品,組成六組配對,展場將成為一個跨界共同重新演繹《再世紅梅記》的豐富空間。「木每」是「梅」的拆字,代表文學與視藝兩種媒介的共生詮釋。參展詩人與藝術家橫跨六十後至八十後,是跨世代與多風格的組合。

策展人
文學:鄧小樺/視藝:石俊言

參展藝術家:
〈觀柳還琴〉— 西 西 × 李子蕊
〈折梅巧遇〉— 飲 江 × 鄧凝姿
〈倩女裝瘋〉— 洛 楓 × 李香蘭
〈脫穽救裴〉— 陳 滅 × 劉學成
〈登壇鬼辯〉— 廖偉棠 × 陳育強
〈蕉窗魂合〉— 關天林 × 蔡鈺娟

展覽日期:2 月 23 日至 3 月 17 日
展覽地點: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63號牛棚藝術村1a space
開放時間:逢星期二至日上午 11 時至晚上 7 時

藝術家分享會:2月23日(週六),3 - 4:30 pm
講者:陳育強、劉學成、李子蕊、洛楓

開幕酒會:2月23日(週六),7 - 8 pm
地點:牛棚藝術村1a space


【文學大龍鳳開幕講座:是誰個扶飛柳絮——粵劇傳承與文學修養】
娛樂亦乃大修養。粵劇作為本土藝術,貫穿著傳統文言與口語兩個層次,優雅秀麗的曲辭故事,傳統演義式的庶民教化,有待我們一一發掘。文學修養現在談來彷彿老套,粵劇傳統一度凋零需要傳承,我們如何扶飛柳絮,以免花果凋零?粵劇的文學趣味又如何令人目迷神馳、流連忘返?講座請來大老倌阮兆輝主講,輝哥近來在表演、保育、傳承方面都全力以赴,他將與新一代的戲曲藝評人秋盈對話;任大學語文導師並接連出版關於戲曲研究整理的作家朱少璋任主持,歡樂趣,傳承苦,都將一一細訴。

講者:阮兆輝(資深粵劇表演藝術家)
秋盈(戲曲藝評人)
主持:朱少璋(戲曲研究者)
日期時間:2 月 23 日(六)下午 5 時至 6 時 30 分
   (敬請提前 15 分鐘到場登記入座)
地點:牛棚錄映太奇(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 63 號)
免費入場,敬請登記留座:https://goo.gl/forms/vzGKuVSdvOptFL8k2

=========
講者簡介
阮兆輝
資深粵劇表演藝術家,向有「神童」及「萬能泰斗」等美譽;現為香港八和會館副主席、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會員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顧問 (粵劇) 。曾參演的著名戲曲作品包括《鳳閣恩仇未了情》、《趙氏孤兒》及《紫釵記》等,多年來分別擔演文武生、小生、丑生及武生,並曾演過彩旦及老旦。 近年致力從事粵劇教育及推廣、栽培新秀、編寫及整理粵劇劇本等工作,對粵劇發展貢獻良多。憑着其超凡的藝術造詣獲頒發多項殊榮,包括香港藝術家年獎之歌唱家年獎 (1991年) 、女皇榮譽獎章 (BH) (1992年) 及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藝術成就獎 (2003年)。他更曾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 (2014年) 及藝術發展局頒發傑出藝術貢獻獎 (2016)。香港教育大學頒發榮譽院士,以表揚他推動中國戲曲文化的貢獻。

秋盈
資深藝評人。土生土長,哀樂中年。自幼酷愛古文,嗜讀諸史、老莊,亦好詩詞、小說、傳奇雜劇。少年初識紅氍況味,眼界大開;轉瞬近三十年,始終不能自拔。

主持簡介
朱少璋
現為香港浸會大學語文中心高級講師。國際南社學會、廣東南社學會、香港作家協會會員。香港出生並在港接受教育,曾任教中學,後轉任浸會大學教職。工餘熱衷參與文化藝術活動,曾應邀出任舞台劇文學導引、電台文教節目主持;歷任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評判及選材委員。多年來從事文學研究、詩文創作及中文教學。 近年尤專注於粵劇文獻及粵調唱詞的整理工作。


【文學大龍鳳:蕉林冷雨窺梅徑——文學X視藝對話《再世紅梅記》創作分享會】
是次創作分享會邀請了四位參展藝術家、作家,與一眾粤劇及文學同好訴說作品理念,如何與《再世紅梅記》展開跨時空、跨界別對話。

講者:陳育強(藝術家)
劉學成(藝術家)
李子蕊(藝術家、八和新秀)
洛楓(詩人、文化評論人)
主持:鄧小樺(香港文學館總策展人)
日期時間:2 月 23 日(六)下午 3 時至 4 時 30 分
   (敬請提前 15 分鐘到場登記入座)
地點:牛棚藝術村1a space九龍土瓜灣馬頭角道 63 號)
免費入場,敬請登記留座:https://goo.gl/forms/6Rx39M58NCq8Op012

=========
講者簡介
陳育強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後於美國密玆根州鶴溪藝術學院取得藝術碩士學位,一九八九年始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任教藝術課程,並於二零一六年退休。陳氏是一位藝術家,同時是一位教育工作者,他的研究興趣範國涵蓋多項領域,包括香港藝術、混合媒介及公共藝術,而成果則多以展覽、策展及出版發表。多年來,陳氏於本地及海外參加超過八十次展覽,其中包括第五十一屆威尼斯雙年展、第三屆亞太三年展等。現時多探索中國文化及以此為創作核心。

劉學成
二零零五年取得澳洲皇家墨爾本大學純藝術學士學位,二零零七年完成該校的純藝術碩士學位。自二零零三年起,劉氏積極參與多個本地聯展;二零零六及二零零八年曾於香港舉辦「規律—劉學成個人行動」、「詩前想後」、「乞泉齋內的水動山靈」、「測不準定理」及「向你好說你好」等多次個人展覽。二零零七年被選為香港藝術推廣辦事處「藝遊鄰里計劃」的推介藝術家之一, 二零零八年於美國波特蘭參與駐場藝術創作,二零一零至二零一四年多次於韓國參與藝術家進駐計劃。二零一一於中國天津舉辦「求不得」混合媒體作品個人展覽。曾於二零零四及二零零五年兩度入選「夏利豪基金會藝術比賽」。作品為中國、美國、法國、澳洲、韓國及香港等地的私人收藏家及公共機構收藏。二零一六年獲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視覺藝術)。

李子蕊
著迷虎度⾨後時空交錯的維度,相信戲與藝術是一輩子的事。
畢業於⾹港中文大學(主修藝術、副修哲學)及 ⼋和粵劇學院(專⼯旦角)。現於⾹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修讀哲學碩士,創作與研究圍繞粵劇舞台空間。

洛楓
原名陳少紅,詩人、文化評論人,曾獲中文文學雙年獎、香港書獎、藝術家年獎、城市當代舞蹈達人獎。著有《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等。

*文學大龍鳳
這是一個由粵劇愛好者角度出發,跨越文學、戲曲、視藝、電影、性/別、演出、學術、傳統、創新等範疇的小型文藝節慶。粵劇戲曲是本土文化的重要一部分,隨著西九戲曲中心開幕,以及本土語言文化之保育興起,香港人與粵劇的連繫將更具溫度。粵劇的曲詞創作,是傳統文學中的精華所在;粵劇以粵語唱唸,亦展現粵語的彈性與歷史。文學的切入,可以連結粵劇與文學兩界,分享知識,打破創作上的藩籬,攜手再放光彩,走向青春煥發之路。

主辦﹕香港文學館
資助﹕香港藝術發展局
支持伙伴﹕艺鵠、獨立媒體、流動共學、Videotage
場地伙伴﹕1a space


Earlier Event: February 21
量子與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