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for Space香港藝術學院校友展探討空間藝術
藝術展場與作品可以起怎樣的化學作用,令觀眾有不一樣的觀賞感受?香港藝術學院第6屆校友展《Art for Space / Space for Art?》或許將揭示答案。有別歷屆的模式,展覽特別針對呈長形管道的學院藝廊的環境因素,展示繪畫、攝影、陶瓷、混合媒體作品、裝置藝術等各種形式和不同媒介配合場地特色的作品,讓藝術品與場地互相輝映,也讓觀者可以從多元角度詮釋藝術,位於香港藝術中心10樓學院藝廊的展覽由即日起至4月23日。
參展學生區灝藍(Suzanne)和馮曉楠合作裝置作品《窗》及《鳥籠》,Suzanne將平日常被棄置角落的絲瓜絡剖開、扭曲及觀察,利用骨瓷泥漿定型後完成作品,而半打開的窗框設計則是希望觀者「打開思維」,她表示:「我希望觀看者從物件衍生出不同的感覺,從觀感意識中反映出物件的結構,將物件的形態以想像再創造成為物象的空間。做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定型、燒製等方面的困難,我前後不斷嘗試了幾百個絲瓜絡,才做出現在這種我想達成的效果。」
而由姚俊樺製作的陶瓷及混合媒介作品《光之盼》,則以燻燒的方式在陶器表面留下火與煙的痕跡,「當我看到這些黑白灰顏色的呈現,便開始思考若與水墨相配合會產生怎樣的效果,於是找了朋友在作品上寫了字,而花樽中的植物也是對應文字而放置的。」以光暗和生命的題材配合黑白灰色調的呈現,他的作品本身已經是一個空間的存在,而每個媒介都存在於一個既定的空間,當水墨與陶瓷遇上時,又會呈現出另一個別樣的空間。■文、攝:張岳悅
Featured
我想去了解自己,以及別人的身體與靈魂。我經常感到自己的身體和靈魂在互相拉扯,靈魂想要自由發揮,身體卻像牢籠般困住靈魂,兩者未能和諧共處,這種感覺很難透過文字表達出來,藝術卻可以是出口。
楊小芳
【本地女性藝術家爆發】性別平等這話題從18世紀說到21世紀,當中經歷種種爭議。要達到平等的基本條件,就是女性如何看待自己在社會上的身份與地位。若先把自己看成弱者或受欺壓的一群,那麼別人看待你的眼光也會被影響。
鄭敏玲,2020 年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 學, 主修繪畫, 在學期間接觸陶瓷藝術, 對陶泥的可塑性和生命 力有深刻的體會, 本身喜歡大自然 及其各種生命的 她, 從此安心於在泥土裡創作。 2020 年參加新藝潮《+VE/-VE》展覽,利用陶泥創作了一系列 49 支葵花 鏡,在每一塊陶鏡上利用青花顏料繪上不同圖案,在中國 4 代表着幸福,而 9 是長久的象徵,觀照這時期的社會現象。 也許這些年的經歷和社會轉變,各種矛盾和磨合,使她漸漸珍視自己是香港人的身份和本地文化價值,嘗試 從泥土了解香港和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她形容自己狹小的工作室是一個快樂的囚室,在工作室裡埋頭苦幹,偶 爾出來透氣放風,接觸外面的世界。
2019 年本科畢業的鄧廣燊,大概是本地藝術圈經常談論、但公眾卻感陌生的名字。
這名 90 後的新晉,早在 2010 年就獲得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特別表揚、2013 年成為香港設計師協會年度設計系學生獎得主。光是本科畢業那年,他一口氣囊括關晃先生紀念獎學金、Hidden Space 獎、出爐藝術畢業生聯展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藝術獎。履歷閃閃發光,風頭一時無兩,但為人卻非常低調,極少接受訪問。去年香港人權藝術獎,其作雖然未能獲獎,但是兩位評審的心水之選。新一屆香港人權藝術獎展覽又開幕,他今年沒有參賽,在安全口畫廊舉行人生第二場個展——《夜夜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