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for Space香港藝術學院校友展探討空間藝術

Art for Space香港藝術學院校友展探討空間藝術.jpg

藝術展場與作品可以起怎樣的化學作用,令觀眾有不一樣的觀賞感受?香港藝術學院第6屆校友展《Art for Space / Space for Art?》或許將揭示答案。有別歷屆的模式,展覽特別針對呈長形管道的學院藝廊的環境因素,展示繪畫、攝影、陶瓷、混合媒體作品、裝置藝術等各種形式和不同媒介配合場地特色的作品,讓藝術品與場地互相輝映,也讓觀者可以從多元角度詮釋藝術,位於香港藝術中心10樓學院藝廊的展覽由即日起至4月23日。

參展學生區灝藍(Suzanne)和馮曉楠合作裝置作品《窗》及《鳥籠》,Suzanne將平日常被棄置角落的絲瓜絡剖開、扭曲及觀察,利用骨瓷泥漿定型後完成作品,而半打開的窗框設計則是希望觀者「打開思維」,她表示:「我希望觀看者從物件衍生出不同的感覺,從觀感意識中反映出物件的結構,將物件的形態以想像再創造成為物象的空間。做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定型、燒製等方面的困難,我前後不斷嘗試了幾百個絲瓜絡,才做出現在這種我想達成的效果。」

而由姚俊樺製作的陶瓷及混合媒介作品《光之盼》,則以燻燒的方式在陶器表面留下火與煙的痕跡,「當我看到這些黑白灰顏色的呈現,便開始思考若與水墨相配合會產生怎樣的效果,於是找了朋友在作品上寫了字,而花樽中的植物也是對應文字而放置的。」以光暗和生命的題材配合黑白灰色調的呈現,他的作品本身已經是一個空間的存在,而每個媒介都存在於一個既定的空間,當水墨與陶瓷遇上時,又會呈現出另一個別樣的空間。■文、攝:張岳悅


Featu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