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in INTERVIEW
【藝述心言】魚樂無窮 / 梁祖彝 【Intimate Portrait】No fish out of water / Joey Leung

2016年1月)L7-23單位的「Quabitat陶瓷/攝影工作室」,三面玻璃,裡裡外外都是魚,有的渾噩、有的凌厲、有的戲謔賣萌、有的傲慢不馴,條條手工精細,活像個大魚缸,上演幕幕現實版「魚樂無窮」。一系列嬉笑怒罵的陶瓷魚,幽默中見淡淡哀愁,愁緒中卻不失希望。

Read More
【藝述心言】最矜貴的「地底泥」/ 鄭明輝 【Intimate Portrait】The muddy fingers of Reed Cheng

(2015年10月)水杯、茶壺、湯匙、花盆……唾手可得的陶瓷製品,尋常到用時也未必多看一眼,更遑論會去思考其背後的珍貴之處。「你可知道,當你手上拿著一隻陶杯,代表背後已另有三隻在燒製過程中報銷犧牲了。」陶藝家鄭明輝(Reed)透過「地底泥」——陶土,探索日常生活中我們認定的所謂「穩定、重複、尋常」。

Read More
尋藝 • GPS midkowloon • Unit Gallery

既是藝術家、身兼藝術教育工作的畫廊負責人張煒詩 Rachel,坦言當初只是偶而獲批租用這地方,於是考慮利用這個空間展示自己的作品;後來,Rachel 與另一藝術家 Fanny 更把工作室遷到這裡。慢慢發展下,這裡漸成為了 Rachel的根基延伸 – 開放的空間讓她接觸更多不同的人和事,她笑說會留意很多很細微、無聊的東西 – 例如觀眾的舉動、微細的動作、對展品的態度等;從那些微妙的互動和與觀眾的溝通,引發對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聯想,這些都與她創作有關。

Read More
關心社會以影像發聲

著名戰地攝影師Robert Capa說過:「如果相片拍得不夠好,是因為你靠得不夠近。」要用鏡頭說故事,就要走進故事當中;正如在香港藝術學院修讀攝影的學生Katie Vajda,因為關注社會走進生活。她憑着藝術觸覺及勇於嘗試,學習攝影短短兩年,便以探討女傭社會地位的作品奪得2014香港人權藝術獎,成績有目共睹。而她更推出首個個人影展,繼續為女性、人權發聲,值得關注。

Read More
10_說故事 [ 作曲家_高世章 ] ; 在身邊 [ 自由身攝影師_翁志偉] ; [是誰毁了誰?- JOHN LENNON與小野洋子]

好想藝術_在身邊 [自由身攝影師_翁志偉] 編導:鄧心怡
他不是畫家,但山野、海邊、梯間、路旁都被他當成畫布;落紅、枯葉、種子、野草,在他手上都不再是無情物,而是顏料七彩繽紛。
因為愛創作也愛自然,他跑到老遠的沙灘畫大圖畫,創作取於自然亦回歸自然,周而復始:隨著潮漲潮落,人和畫也豁達起來。

Read More
藝術貨櫃計劃美麗旅程.美麗世界 Art Container - Beautiful Journey, Beautiful World

香港的維多利亞港被譽為全球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海港,貨櫃運輸業的重要性無可置疑。但對於一個個鐵造的貨櫃,除了裝貨之外,還有什麼用呢?純粹獨立藝術家群(MIA)於5月16至18日在西九龍海濱長廊舉行「藝術貨櫃啟航展覽」,展出37個充滿藝術色彩的貨櫃,同時賦予貨櫃「香港藝術大使」的身份,四出宣揚香港藝術。MIA為這37個原本一式一樣的貨櫃添上色彩,注入信息,宣揚香港藝術。然而,在整個製作過程中,MIA亦遇到很多難題,他們是如何一一破解呢?這個計劃又能為香港藝術工作者帶來什麼啟示呢?在此,特別邀請計劃副召集人兼參與藝術家李美娟(Carol)接受訪問。

Read More
deconsequences

The “Decisive Moment” (Cartier-Bresson, 1952) was coined by Henri Cartier-Bresson who is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practitioners of the “street-photography” genre. In his 1952 book by the same title, Cartier-Bresson, introduced to the world a more humanistic but also a more formal approach in his photographic vision. He has been credited with elevating documentary and journalistic photography to a new form of personal artistic expression.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