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中心 X 港鐵車站藝術──何文田地鐵站

「何文田」這地名,隱隱地反映了它過往務農耕作的歴史,如今這地放眼盡是現代化的建築物和商業發展,跟以往大不相同。田 ,「田野/農田」的意思;「何」與「文」皆為中國人的姓氏,「何文」「田」代表了這地區曾屬「何」與「文」這两個家族所擁有。

Read More
文化直擊:為長者創作 打破年代隔閡

【明報專訊】 落牙,即牙齒脫落,你我皆曾經歷。牙牙學語,乳齒脫落,恆齒長出,你我就此成長,不再稚氣。直至某天,牙齒脫落,不會再生,口中留下破洞,我們不再咧嘴而笑。不要以為垂暮離你很遠,其實就在身邊。藝術公民成員俞若玫策劃的《落牙》協作藝術計劃,正以藝術提醒大家,老人與年輕人和社會,應該平起平坐,以對話打破隔膜。

Read More
【藝述心言】跟著矛盾去藝行 / 何敏儀 【Intimate Portrait】Travel with Art / Blanche Ho

(2016年5月)一個陶瓷咕「口臣」(Cushion,墊子)、一杯半滿清水、一部舊式按紐手機、一個「凸」字形水樽、一隻似紙非紙而投射著「stress is a poison but I’m addicted」的陶瓷碟……尋常、零碎、錯置,落入駐JCCAC L5-01單位(clayground)藝術家何敏儀(Blanche)手裡,通過特定形式,建構種種偶然或命定、變幻或永恆、虛擬與真實,讓置身不同時空脈絡的觀者自行對號入座。「創作是一趟旅程,我與作品互相融合、轉化。」

Read More
【藝述心言】白手興Ga……llery / 張煒詩 【Intimate Portrait】More than a White Cube / Rachel Cheung

(2016年2月)甫踏進一塵不染的Unit Gallery(L5-23單位),緊閉的眉頭不自覺地開了鎖,呼吸愈趨淡泊而沉穩、瑣碎日常愈見瑣碎然後歸於無……人頓感遠離塵囂,彷彿回到原初。採用「白盒子空間」(white cube)設計,它以乾脆利落的白塑造出一個全然中立的空間,讓藝術作品超脫時空,自成一角。憑藉這種神聖、具美感且不偏不倚的特質,白盒子得以成為當代藝術展示空間的典範。

Read More
【藝述心言】魚樂無窮 / 梁祖彝 【Intimate Portrait】No fish out of water / Joey Leung

2016年1月)L7-23單位的「Quabitat陶瓷/攝影工作室」,三面玻璃,裡裡外外都是魚,有的渾噩、有的凌厲、有的戲謔賣萌、有的傲慢不馴,條條手工精細,活像個大魚缸,上演幕幕現實版「魚樂無窮」。一系列嬉笑怒罵的陶瓷魚,幽默中見淡淡哀愁,愁緒中卻不失希望。

Read More
【藝述心言】最矜貴的「地底泥」/ 鄭明輝 【Intimate Portrait】The muddy fingers of Reed Cheng

(2015年10月)水杯、茶壺、湯匙、花盆……唾手可得的陶瓷製品,尋常到用時也未必多看一眼,更遑論會去思考其背後的珍貴之處。「你可知道,當你手上拿著一隻陶杯,代表背後已另有三隻在燒製過程中報銷犧牲了。」陶藝家鄭明輝(Reed)透過「地底泥」——陶土,探索日常生活中我們認定的所謂「穩定、重複、尋常」。

Read More
尋藝 • GPS midkowloon • Unit Gallery

既是藝術家、身兼藝術教育工作的畫廊負責人張煒詩 Rachel,坦言當初只是偶而獲批租用這地方,於是考慮利用這個空間展示自己的作品;後來,Rachel 與另一藝術家 Fanny 更把工作室遷到這裡。慢慢發展下,這裡漸成為了 Rachel的根基延伸 – 開放的空間讓她接觸更多不同的人和事,她笑說會留意很多很細微、無聊的東西 – 例如觀眾的舉動、微細的動作、對展品的態度等;從那些微妙的互動和與觀眾的溝通,引發對人與人之間相處的聯想,這些都與她創作有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