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 筆下丹青結合藝術與科學
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退休後,醉心藝術創作,他的作品結合藝術與科學,不失理科人的本色,愛鑽研形態與顏色的關係。
今年由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與香港藝術學院合辦的藝術文學士課程畢業的他,將參與下星期四(11月26日)的「典亞藝博2020」展覽,其中一幅《疫下慵懶》,在疫情下讓人深思。
李本瀅孩提時已愛繪畫,小學至中一差不多次次貼堂(中二後分班沒有再學畫畫),主要畫水彩及廣告彩。他自謙是有興趣但並不標青。他的啟蒙者是父親,既是讀書人,對美術亦有濃厚興趣,後來從商,便把愛好放下。
父親沒有刻意栽培他的美學天份,李本瀅印象中,爸爸只為此教過他一個下午。「我當時是小五生,他見我畫了一幅山水水彩,在畫紙上添了幾筆,整體已截然不同。」父親看着看着覺得好像是兒子請槍,於是囑李本瀅依樣再畫一幅。「這方面的影響都比較間接,家中甚至無掛畫作,以身教來啟蒙我。」
他爸爸去年過世,執拾舊物時,李本瀅發現他在書本上,親自畫上藏書票(西方極流行,作為個人藏書紀錄),以及唯一一張水彩畫。
從年輕人得到啟發
他任職天文台30年,公務繁忙,心神都繫於公事。「花很多時間設計儀器、睇數據,文科走去100%理科,個人變得理性。」
9年前,從工作崗位退下來,無職一身輕,有餘閒培養嗜好:睇書、學音樂、睇電影、學西班牙文,4年前報讀中大校外課程藝術文憑,又上過幾個月素描,重溫舊夢。因為興趣濃厚,再報讀香港藝術學院藝術文學士為期3年的學位課程。
「班中同學包括老中青,中學畢業、中年和退休人士都有,幾得意,他們叫我做Mature Student真是客氣。」李本瀅笑着說。他說從年輕人身上也獲益良多。「例如他們喜愛的音樂與我的年代截然不同,但原來也很好聽。他們也愛畫漫畫,以前老師教落,畫畫沒有黑綫框住,只能用深淺色來表達,但全部漫畫都如此,用黑綫把整個物件勾勒出來。其實,當代藝術甚麼都可以,吸引到人們的喜愛就成了,於我也有很大影響。」他直言,個人的藝術觀有了翻天覆地改變,可透過不同媒界表達,不囿於傳統的像真。
生活中獲取靈感
他的作品多元,有畫作,有用紙皮製作的作品,也有一些裝置藝術,數量若干,他粗略估計有數百幅。「藝術不應限制於形式,有些講求意念,創作天地是無垠。」
創作要蒐集靈感,他外出時眼睛總忙不過來,從觀察中兼容並蓄。當有意念跳出來時,他會先擬草稿,有時還會先做雛型,用A4紙先畫一遍,覺得可以的,用紙皮拼砌看看可行性,過程中還需不斷修改。他《Box IV》一畫,以盒子為題材,創作時遇上樽頸位,惟有停下來再思考,足足到第八、九張才叫滿意。
「創作時,觀察入微是必須的。如疫情下人人戴上口罩,靈機一觸,影了一幅口罩串連的相片,有人說是炮杖,有人覺得是驅魔的蒜頭,每人的觀察和觀感不同,正是當代藝術創作的好玩之處。」
出售作品作慈善
天文台的工作,有影響他的創作嗎?「很多事物與數學息息相關,都要計數的。老師們都鼓勵我,如創作可結合科學會更好,如我憶起兒時去過大牌檔,便用了反透視法,把排檔的頂部反轉,遠的地方反而更近,這種反科學的表達形式,為作品平添玩味。」
因為他有做紙皮的創作,需要用上大量紙盒,有時他特意到超市門口向婆婆購買,或向商戶索取。他大讚紙皮可塑性高,顏色多彩,色澤持久可保存,是可持續的環保物料。
去年他在一個展覽中,與4位同學一同展出作品,5幅紙皮作品有兩幅獲青睞賣出,反應不俗。今次參與典亞藝博展覽,李本瀅會展出6張作品,他抱持是平常心,作品賣出與否不是他最關心,志在參與支持。如果作品能出售,他也會將款項捐作慈善用途。
﹏﹏﹏﹏﹏﹏﹏﹏﹏﹏﹏﹏﹏
典亞藝博2020
典亞藝博是年度藝術品博覽會盛事,香港藝術學院將於今年再次參與,參展校友包括:蕭文潔、李本瀅及袁錦華。
日期:11月26日(星期四)3pm-8pm:貴賓預展,只接待受邀人士
11月27-29日(星期五至日)11am-7pm
11月30日(星期一)11am-6pm:開放予公眾人士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F展覽廳,展位F1
網址:fineartasia.com
作者:周美好
責任編輯:周美好、李越樺
鄧芷蔚 Cheri (參展藝術家)偶然看見一幅寫著「I will see you when I see you」的塗鴉牆,並深深記住這句句子。沒想到這句句子後來竟成為五位創作者聯展的主題。他們以自己的方式觀察社會中微小卻充滿深意的瞬間,以作品呼應主題「短暫的現象」。
陶瓷藝術家陳思光具有非一般的冒險精神。在陶瓷創作上,他喜愛挑戰各種物料的可能性,曾經將麵包混合淘泥,放入陶窯,燒製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陳思光的每一個陶瓷藝術創作項目,都充滿實驗性;他樂意跟不同人士合作,由舞蹈家至社區街坊,都能成為他創作夥伴。因為每次經驗,都是他發掘無限可能性的好機會。
由校友Leo Wong 策劃的籌款展覽【創作的未來】已於昨天開幕,展覽雲集18位本地藝術家的繪畫、雕塑及陶瓷作品。當中包括11位香港藝術學院校友。展期至1月16日(星期一)。萬勿錯過!
參展校友藝術家: 陳聃、香建峰、許劍豪、簡喬倩、林佑森、梁世潘、梁祖彝、梁程萬、姚志良、翁松江
分隔三年,很高興Rmit University 的教授們能再到香港為藝術文學士的學員授課。教授們亦於昨天抽空到達校友策劃的藝術空間Mooroom 參觀。澳洲、香港的老師與校友,能聚首一堂實屬難能可貴!
展覽記錄
黃小玲個展【如若陽光過分燦爛】 @june_ww
校友藝術家June Wong今次的個展以七月炎熱的香港作為主題,創作了一段動畫影片。作品中包含日常生活的聲音,電影的橋段,以觀察與幻想描畫出她看見的城市。展覽中亦展示了June 的素描作品,讓觀眾更深入了解整個創作過程。
校友黃小玲June Wong 專訪
【903格】急急看: 以手畫定格動畫記錄今年七月
藝術家黃小玲 June喜愛畫畫,一筆一筆,逐條線地描繪香港的日常,以及把大眾共同經歷的感受記錄,更瘋狂地把這一幅一幅的畫變成為定格動畫。今次展覽「如若陽光過分燦爛」,在漆黑一遍的房間看到June把2022年正值炎夏的七月以畫作,配上不同聲音例如,新聞報導的內容、人們的對話以及環境聲製成定格動畫,黑白閃動的畫面,不知大家又回想起什麼?
校友藝術家李美娟Carol Lee 的個展【維城淨土】已於9/12在香港藝術學院藝廊開幕
“香港原生土”是Carol 這次展覽的主軸,透過研究與探索不同地點採集的土壤,連結城市的歷史和故事。並以多種媒介和展示方式,揭示藝術家作為居住者、也是觀察者和創作者,與城市之間的微妙關係。
李美娟個展—「維城淨土」
展覽源於藝術家李美娟在太平山與地盤叔叔的對談—「這些是香港原生土,從來未被移動過。」 地盤叔叔說著。
在變化萬千的維多利亞港之下,竟然還有從未變動過的泥土一直陪伴著港人。這一點打動了李美娟並開始了今次的創作概念。李美娟在太平山不同地段的地盤收集泥土,透過硏究與探索,得知土壤的顏色與特性。再運用自己的藝術語言,希望從原生土中尋找土與地的關係。
在今年學院第二個賽馬會展廊展覽中,四位藝術家以陶塑及繪畫,把日常「事」和「物」,經過嫁接與重塑,並從媒介、材料所記錄和積累的過程,以展現當下的「生活痕跡」。展覽將由10月6日至11月6日假香港藝術中心地下至四樓賽馬會展廊展出,歡迎大家到場觀賞。展覽詳情請點擊個人檔案連結。
展覽記錄
【香港藝術學院.藝術高級文憑學員展 2022】
香港藝術中心10/F The Gallery 現正展出【藝術高級文憑學員展 2022】,作品包含繪畫、陶瓷、攝影及雕塑。當中不少作品展示了藝術學習過程中的試驗成果,對學員及觀眾來說都充滿了啟發性和想像空間。展期到9月21日,千祈唔好錯過。
現正於日本小豆島展出的《香港本色:陶藝展覽》,不但展示了四十五位香港藝術學院新舊師生製作的香港泥土作品;展場中亦可看到由日本藝術家因著這項研究計劃所啟發,從而搜集了小豆島泥土樣本,造成山脈形狀的作品共同展出。
每件作品上亦記錄了該土壤的由來及小故事。這種遙遠的連結正好回應了《香港本色》計劃的核心價值,重新審視了有關社區和不同文化之間的關係。
剛過去的星期六(8月6日),是Grotto fine art 的展覽 [傳導/蜕變 - 七位香港教學藝術家] 開幕及藝術家分享會。參展的教學藝術家大多曾經或正在香港藝術學院任教。聽他們分享藝術家教藝術家的理念和態度,彷彿再次回到他們的課堂中。
對現任藝術學院課程總監Jaffa Lam來說,藝術教學是與學生互相分享的雙向學習;而高級講師Fiona Wong 則著重藝術能為學生的人生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藝術從來沒有既定準則和標準答案,”Answer a question with a question” 或許最能啟發學生思考。教藝術不容易,相信就是這種高難度挑戰刺激了這群藝術家一直教下去。
The English title of the exhibition ‘Minding the G(r)a(s)p’ is a triple entendre—gap, gasp, grasp. It is a way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space between seeing and knowing in the exhibition viewing experience. The gasp is the surprise when the audience discovers new narratives or ideas when they are able to look beyond preconceived notions related to the seven mid-career artists/artist collectives on view in the exhibition. The exhibition’s curator Celia Ho proposes to the audience to approach each work individually, in order to grasp the significance and context behind each one of them.
剛出藝術中心10樓的電梯門,就被Tracy Lam 的紙海所震撼。這些四四方方的小紙條全都列印著以”Dear Tracy”作開頭的電郵。再看藝術家以二口鐵釘將每張紙工整地釘於牆上,這手法的確把日復日的沉悶工作𢌥現出一種極致。
作品既有一種寧靜的感覺,卻又令人感到非常坐立不安。
藝術文學士課程畢業生梁程萬 (主修陶藝) 以作品「羽」獲得2020/2021法藍瓷光點計畫之法藍瓷光點新秀獎第三名!參賽作品來自62個國際院校,達700多件,由14個國家陶藝評審投選,梁程萬從眾多優秀作品中脫穎而出!
我想去了解自己,以及別人的身體與靈魂。我經常感到自己的身體和靈魂在互相拉扯,靈魂想要自由發揮,身體卻像牢籠般困住靈魂,兩者未能和諧共處,這種感覺很難透過文字表達出來,藝術卻可以是出口。
楊小芳
Taking the gender non-binary pronoun “Ze” as its departure point, “Ze/Ro” at Ben Brown Fine Arts, Hong Kong, is a group exhibition featuring five local female artists whose artistic languages foreground the female body and mind as sites of creative ferment.
【本地女性藝術家爆發】性別平等這話題從18世紀說到21世紀,當中經歷種種爭議。要達到平等的基本條件,就是女性如何看待自己在社會上的身份與地位。若先把自己看成弱者或受欺壓的一群,那麼別人看待你的眼光也會被影響。
香港藝術家Be Water | 游擊式創作回應社會限制 | 尋找對時代的答案 | DSE狀元未必要做醫生 | 建築師做紮鐵 | 探索另類可能 藝術語言不限口述表達 | 感受言外之意
【《結》虛擬導覽體驗】
雖然今屆藝術高級文憑畢業創作展《結》剛於昨日結束,但大家仍可透過虛擬導覽隨時隨地重溫展覽!立即進入以下連結以另一角度觀賞畢業同學的作品!
鄭敏玲,2020 年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 學, 主修繪畫, 在學期間接觸陶瓷藝術, 對陶泥的可塑性和生命 力有深刻的體會, 本身喜歡大自然 及其各種生命的 她, 從此安心於在泥土裡創作。 2020 年參加新藝潮《+VE/-VE》展覽,利用陶泥創作了一系列 49 支葵花 鏡,在每一塊陶鏡上利用青花顏料繪上不同圖案,在中國 4 代表着幸福,而 9 是長久的象徵,觀照這時期的社會現象。 也許這些年的經歷和社會轉變,各種矛盾和磨合,使她漸漸珍視自己是香港人的身份和本地文化價值,嘗試 從泥土了解香港和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她形容自己狹小的工作室是一個快樂的囚室,在工作室裡埋頭苦幹,偶 爾出來透氣放風,接觸外面的世界。
陶藝基礎創作指導
陶藝涉及大量應用技巧、知識、步驟,對許多初學者而言,除了重複練習及實驗外,觀摩亦是一種必要的學習途徑。本計劃以造型及彩繪裝飾兩項源流中梳理出陶藝製作中的主要技巧,並由藝術家負責示範和拍攝成多條陶藝「陶藝創作指導」影片。藝術家嘗試作出深入淺出的技巧示範,並配以文字補充。
2019 年本科畢業的鄧廣燊,大概是本地藝術圈經常談論、但公眾卻感陌生的名字。
這名 90 後的新晉,早在 2010 年就獲得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特別表揚、2013 年成為香港設計師協會年度設計系學生獎得主。光是本科畢業那年,他一口氣囊括關晃先生紀念獎學金、Hidden Space 獎、出爐藝術畢業生聯展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藝術獎。履歷閃閃發光,風頭一時無兩,但為人卻非常低調,極少接受訪問。去年香港人權藝術獎,其作雖然未能獲獎,但是兩位評審的心水之選。新一屆香港人權藝術獎展覽又開幕,他今年沒有參賽,在安全口畫廊舉行人生第二場個展——《夜夜鳴》。
THE GALLERY of Hong Kong Art School provides an exclusive exhibition platform to the students and alumni of the School. It is a bridge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real art world. It brings in practical gallery operation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and alumni.
SuMo Pottery 由兩位熱愛陶瓷的女生Sum & Mon 創立,畢業於香港藝術學院。她們想把製陶的樂趣和溫暖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期望大家製陶的時候,除了學習製陶的技巧,也感受過程中泥土給我們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