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李四收藏展
2018年9月15日 - 2019年1月4日
時間 | 11am-7pm (逢星期五開放至9pm)
位置 | 賽馬會藝方
呈獻
短髮工作室
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收藏家,但為了讓生活和情感有所寄託,每個人總有收集事物的習慣。這收集行動雖未有細密及系統化地作梳理與分類,難冠以收藏之名。然而,相比起現今以投資為目標的收藏文化,零散的收集行為卻能有機地補充收藏這個概念,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收藏的初衷。
是次計劃由短髮工作室策劃,在前期準備階段,他們與不同的社會服務機構合作,為長者舉辦工作坊,也邀請嶺南大學的學生負責訪問工作。他們先在社區中找尋旁人眼中微不足道的「素人收藏家」,梳理被傳統博物館及藝術館拒諸門外、貼近生活的「收藏」,然後透過這些物件發掘背後的故事。以小見大,從理解一個人、一個家庭日常生活的經驗與回憶,到側面呈現一個時代的社會生活面貌、歷史痕跡,讓零星變成眾聲,發現及肯定民間收藏的意義,寄予敬重。
計劃後段的展覽部分,我們邀請到七位本地藝術家與組合參與,透過藝術家的想像再思收藏的意義。他們均對計劃中的人、物、事,以及背後的現象作回應,最後創作成藝術品,呈現收藏的另一個面向。藝術家姚妙麗、李繼忠、鍾惠恩和吳家俊以創作回應「素人收藏家」中所發掘的人物、藏品與故事,揭示收藏與個人、社會及歷史的關係;馬琼珠從專門收集舊報章的藏家中找到靈感,以他們背後的歷史及情感因素作為創作切入點;梁美萍、劉智聰、趙慧儀既是藝術家亦是收藏家,他們以自己的藏品作為創作起點,從個人志趣延伸到社會層面。
展覽不是以懷緬過去為中心,也不是單純展露被收藏的物件,而是重新審視民間收藏現象。無論這些收藏行為是有意還是無意為之,都可追溯生成脈絡,探問背後的個人與社會的意義。在這策展大方向下,不同藝術家以自己的獨特視野,將他人或自己的藏品轉化,實踐成藝術品,重新賦予意義,也令大眾對這收藏現象有更多的想像與詮譯。
*除個別設互動元素的展品外,其他作品均不能觸碰,敬請留意指示。
短髮工作室旨在推動多元的藝術文化創作,促進跨領域交流,培養大眾的創意與創造力。我們深信任何人都能創作。而創作的形式也是無垠和有機的,在創作過程中,也將能引發更多對話、交流和連繫。短髮工作室的實驗場所為清山塾——一個自資自發的文化藝術空間,從成立至今,已經促成了新界西社區的多場協作和實驗
- Posted in CURATED SHOW, GROUP EXHIBITION
- Tagged 馬琼珠 Ivy MA, 張煒森 Eddie CHE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