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梓亮《過一會,便離開》 — 綿綿細雨,陽光普照

「沒有人會待在這𥚃,你走那邊吧。這𥚃只有草、樹、沙石,花也沒看過,無趣的。」展場入口處,寫著這麼一句。有趣或無趣,還是待一會兒,再離開吧。這裡有花,有陽光。

本地年輕藝術家方梓亮的個展《過一會,便離開》(I want to stay for a while before I get there),沒有鮮豔色彩,畫樹或山或海,盡是一片灰濛。

Read More
晨光照射的廢墟 — 方梓亮《過一會,便離開》

看完《切爾諾貝爾》沒多久,我就「遠行」過海。為了冒險更划算,我跟著阿三的展覽清單,盡量多走一些仍然有開的藝文空間。出於順路,時間又剛好夾得來,我就去了富德樓,看方梓亮的《過一會,便離開》。初看展題,我不禁失笑一下——很諷刺,但說得很中——好多時行好多展覽,確是如此水過鴨背,看幾眼,沒感覺,「過一會,便離開」。然而,觀眾的「一會」,可能是藝術家「一年」、甚至「一生」的心血。這種不對等的關係其實好殘忍,而難得方梓亮好像也自知自嘲,副題寫著「這裡只有草、樹、沙石,花也沒看過,無趣的」。那有藝術家如此強力地「勸退」觀眾?

Read More
李寧:圖騰迷宮中的新出口

李寧的名字,在年輕一輩並不陌生。他是香港頗有名氣的紋身師,七年前在網上自學後,開始替人紋身,其後一邊替人紋身,一邊在香港藝術學院修讀藝術課程。他後來在摸索下,選擇了以版畫作為創作媒介。他自言自己用了數年,令紋身和版畫製作的方法和思路變成一致。不少藝術家兼任教席,以維持收入創作;他則是比較幸運,做紋身可以養活自己之餘,更可以將紋身的方法放大,在版畫上呈現,而且剛畢業就被畫廊相中,和沈軍翰​一同在安全口畫廊 (Gallery Exit) 舉行展覽「 The Blazing World」。

Read More
物器堂 Mudheytong

Mudheytong Gallery was founded by three Hong Kong artists working in the field of ceramic arts. Coco, Janet and Karen have called their gallery Mud - Hey – Tong meaning clay, ware and space. This gallery is a space dedicated to ceramic arts education and the exhibition of ceramic arts.  
Central to Mudheytong's philosophy is a belief that the unexpected sparks creativity. That new people, ideas and spaces nurture the evolution of the artistic practice.

Read More
詩每天超越死亡

大抵從某一段時期開始,時間成了馬琼珠創作的伙伴。我們無法用主題去稱謂,因為對一個深入現象操作的藝術家來說,時間不可能是她的主題。一旦成為主題,時間便對象化、客體化,不會成為自己了。當然,在創作裡,時間很難避免轉換成另外的東西以表象,就馬琼珠的情況,有時是某個物件,有時是光,但更常見的,是透過痕跡,事物隨著時間逝去而留下的痕跡而間接表象,以至,觀眾碰上了,有時分不清被表象的究竟是時間,抑或只是事物的影子,而就是這種含混不清因而意象充盈的狀態,令時間跨越了疏離的隙縫,在藝術家的作品旁居然變得有點親近起來。

Read More
恭喜施德燕獲得第六屆青年夢想實踐家 !

早前校友施德燕獲得第六屆青年夢想實踐家,我們很高興能獨家分享她以下的得獎感言:​

「堅持夢想並不容易,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我感到十分感恩,我更要感謝過去曾經鼓勵過我的好友、戰友。學習係開啟我們未來的開端及基石,感謝過去在我的學習過程中教導過我的每位導師,他們啟發了我對未來的熱誠和追求,感恩有你們陪伴成長,師弟師妹,我哋一齊繼續努力!永不放棄!」​

Read More
Ivy Ma's solo Poems, days, death @ Lumen Visum (Yang Yeung)

@ Ivy Ma's solo Poems, days, death @ Lumen Visum - Not long ago, a gallerist showed me the work of an artist on paper and said, "Doesn't her work make you excited?!" It was more an exclamation than a question, but I said Yes anyway. It was exciting for the gallerist for the artist's bold gestures that challenge authority head-on. I have no reason to dispute that, but thought, excitement might not be a good or reliable reason for getting closer to art/ works.

Read More
我們的故事 - 潘輝煌 Nick 與 譚量雄 (給親人的一封信)

【我們的故事 − 陶塑記憶|跨越 1260°c 的回憶】 這是一個兩年的集體創作計劃,由15組藝想的復康人士及來自不同背景的創作夥伴共同創作。他們將透過合作、溝通及外出遊歷,最後以陶瓷重新塑出他們對城市的回憶。項目將全面記錄他們的創作過程及經歷,作品及記錄將於2019年於灣仔不同地方展出。

Read More
周穎璇「:\She_Borg>」:娛樂消費勞動的年代

藝術家周穎璇(Christy Chow)的最新個展「:\She_Borg>」,在這個規模不算大的畫廊展覽裡,你會看到大大小小混合媒體的作品,大都圍繞著女性的軀體,這些具艷麗色彩的裝置或「畫作」,有的會配上錄像並置,還有聲效煙霧等效果,散發著Lo-Fi 與Cyberpunk 的奇觀氣息。這次展覽,已道出了藝術家多年創作中幾個重要的創作重點,彷彿成了藝術家發展的一次小型回顧。周穎璇的作品多是議題先行,視覺元素清晰,沒有太多隱瞞的訊息,這或許是藝術家的創作特色,這種單刀直入的視覺語言,在充滿曖昧的藝術潮流中,可算是一個異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