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in REVIEW
晨光照射的廢墟 — 方梓亮《過一會,便離開》

看完《切爾諾貝爾》沒多久,我就「遠行」過海。為了冒險更划算,我跟著阿三的展覽清單,盡量多走一些仍然有開的藝文空間。出於順路,時間又剛好夾得來,我就去了富德樓,看方梓亮的《過一會,便離開》。初看展題,我不禁失笑一下——很諷刺,但說得很中——好多時行好多展覽,確是如此水過鴨背,看幾眼,沒感覺,「過一會,便離開」。然而,觀眾的「一會」,可能是藝術家「一年」、甚至「一生」的心血。這種不對等的關係其實好殘忍,而難得方梓亮好像也自知自嘲,副題寫著「這裡只有草、樹、沙石,花也沒看過,無趣的」。那有藝術家如此強力地「勸退」觀眾?

Read More
李寧:圖騰迷宮中的新出口

李寧的名字,在年輕一輩並不陌生。他是香港頗有名氣的紋身師,七年前在網上自學後,開始替人紋身,其後一邊替人紋身,一邊在香港藝術學院修讀藝術課程。他後來在摸索下,選擇了以版畫作為創作媒介。他自言自己用了數年,令紋身和版畫製作的方法和思路變成一致。不少藝術家兼任教席,以維持收入創作;他則是比較幸運,做紋身可以養活自己之餘,更可以將紋身的方法放大,在版畫上呈現,而且剛畢業就被畫廊相中,和沈軍翰​一同在安全口畫廊 (Gallery Exit) 舉行展覽「 The Blazing World」。

Read More
詩每天超越死亡

大抵從某一段時期開始,時間成了馬琼珠創作的伙伴。我們無法用主題去稱謂,因為對一個深入現象操作的藝術家來說,時間不可能是她的主題。一旦成為主題,時間便對象化、客體化,不會成為自己了。當然,在創作裡,時間很難避免轉換成另外的東西以表象,就馬琼珠的情況,有時是某個物件,有時是光,但更常見的,是透過痕跡,事物隨著時間逝去而留下的痕跡而間接表象,以至,觀眾碰上了,有時分不清被表象的究竟是時間,抑或只是事物的影子,而就是這種含混不清因而意象充盈的狀態,令時間跨越了疏離的隙縫,在藝術家的作品旁居然變得有點親近起來。

Read More
Ivy Ma's solo Poems, days, death @ Lumen Visum (Yang Yeung)

@ Ivy Ma's solo Poems, days, death @ Lumen Visum - Not long ago, a gallerist showed me the work of an artist on paper and said, "Doesn't her work make you excited?!" It was more an exclamation than a question, but I said Yes anyway. It was exciting for the gallerist for the artist's bold gestures that challenge authority head-on. I have no reason to dispute that, but thought, excitement might not be a good or reliable reason for getting closer to art/ works.

Read More
周穎璇「:\She_Borg>」:娛樂消費勞動的年代

藝術家周穎璇(Christy Chow)的最新個展「:\She_Borg>」,在這個規模不算大的畫廊展覽裡,你會看到大大小小混合媒體的作品,大都圍繞著女性的軀體,這些具艷麗色彩的裝置或「畫作」,有的會配上錄像並置,還有聲效煙霧等效果,散發著Lo-Fi 與Cyberpunk 的奇觀氣息。這次展覽,已道出了藝術家多年創作中幾個重要的創作重點,彷彿成了藝術家發展的一次小型回顧。周穎璇的作品多是議題先行,視覺元素清晰,沒有太多隱瞞的訊息,這或許是藝術家的創作特色,這種單刀直入的視覺語言,在充滿曖昧的藝術潮流中,可算是一個異數。

Read More
不了,謝謝——「我哋話俾你聽OK就得㗎喇」展覽

今年五月至今,大型基建問題連連,困擾港人的不只能通車與否,而是更深一層對香港廉潔根本性的信任:有一天我們會否不敢踏進車廂一步?「我哋話俾你聽OK就得㗎喇」是馬時亨五月底回應高鐵試運多宗事故時的說話,當時他拒絕公開高鐵試行出現問題的資料,傲慢態度引起全港嘩然。可見如港鐵主席等高官權貴,即使在公眾利益事務上,仍自許為家長——「我話係就係,唔到你駁嘴」的心態,亦見市民與政府權力不對等的狀況。由三位藝術家張亦勤、周景豐、袁錦華組成的2M07的展覽「我哋話俾你聽OK就得㗎喇」,以幽默得令人落淚的方式回應政府家長式管治心態,在風雨飄搖的七月回顧種種,更覺唏噓。

Read More
抗爭物品融入創作 文學季展覽藝術家回應時局

催淚彈殼、黑旗、Memo 貼⋯⋯不只是街頭抗爭的物品,也成為藝術家創作的原材料。香港「反送中」運動引發的抗爭持續。許多文化藝術工作者均以他們的專業表達對議題的看法,在本月 2 日開幕的「自宅字築:文學 x 視藝展覽」中,部份作品直接取用社運元素,回應近期抗爭議題。當中包括盧樂謙的《香港原罪》和林東鵬的《〈天工開物,宇宅之變〉,〈戀物史〉三部曲之一》。

Read More
一場概念藝術展覽的殘障美學﹕評楊小芳《身體圖式》個人創作展

寫這篇藝評是有點難度的,難點並不在於消化展覽的內容,更在於,對藝術家的定位。

楊小芳的名字,對視藝圈朋友來說或許有點陌生,展覽簡介上只交代了她簡短的學習和創作履歷:在藝術中心合辦的澳洲皇家麥爾本理工大學藝術學士畢業,從事陶瓷、聲音、影像、行為等混合媒介創作,以及2017年至今的幾個參展和演出。單看這份履歷,幾乎可以一鎚定音的裁定,那不過是個挺踏實的新晉視藝畢業生個展是了,路過不妨一看,錯失也實無妨,但對於這位創作者,我就只能這樣理解她嗎?

Read More
觀 Processing: on Mind-Mapping 群展以外的小思

早前到了灣仔的香港藝術學院,因為在十樓的藝廊正舉行一個群展「Processing: on Mind-Mapping」(展期至5月31日),參出了香港藝術學院的文學士學生及畢業生,如程苑蘅、劉思賢、劉婉婷、李寧峰、呂祉希、龐頌恒、黃敏靖及翁嘉文等人的作品,以mind map心智圖為名,通過他們八人的作品,是不是可以讓觀者如看一份份創作筆記或思維草圖般,令大家可以如展覽簡介中所言,窺視到藝術家感興趣的題材及反映其藝術思考的過程呢,那就真是在可以與可能之間,在可以與可能以外了。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