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媽媽】兼顧家庭、工作!愛創作母親不忘興趣 兩孩媽媽:最享受和女兒一起畫畫的時光
光是「媽媽」這一個身份,已經足以掏空每天的時間和精力,偏偏大多數的媽媽不只是媽媽。現代女性的肩上壓着照顧丈夫、子女的「 天職」,不少人更同時分擔着養家的經濟壓力。實踐理想?鑽研興趣?育有兩個小朋友的雙職媽媽Vanessa做得到,每一位有心的媽媽同樣可以!
Vanessa(黃舜芝)是一名平面設計師(Graphic Designer),也是一名開辦過畫展的本地畫家,更是一位育有4歲女兒的媽媽。三重身份沒有讓她顧此失彼,反而互為影響,既讓畫作溢滿對女兒的愛,也令家庭生活充滿藝術氣息。
能夠身兼幾職,Vanessa笑言原因只有一個:「我自小就很喜歡畫畫,畫畫時就像進入了一個只有自己的世界!」婚前,她白天在公司上班工作,下班後到香港藝術學院畫畫,辛苦卻甘之如飴。Vanessa回想幾年前:「我本身讀設計,做了幾年設計的工作,想再讀書,因為喜歡畫畫,便去了Art School讀Fine Art,主修Painting。」
當大部份人為升職加人工而在工餘時間進修,Vanessa重返校園學藝術的動機就顯得相當純粹。畢業後成為太太,生下可愛女兒,從人妻到媽媽,身份不斷增加。責任變多,有人會選擇取捨,Vanessa則選擇堅持,「我和當時的同學有保持聯絡,大家志同道合,會一起辦展覽。雖然有了家庭後忙了很多,但都繼續畫畫,努力每年辦一次聯展。」
Vanessa的作品筆觸細膩、精緻,超現實的畫風中潛藏女性獨有的趣味,「我有一系列的畫是以人體的內臟融入我們日常生活物品之中,例如手袋、香水等我喜歡的東西,也有食物類的公仔麵、朱古力等。」和Vanessa合作過的畫廊Gallery HZ便展出過以上系列作品。
媽媽對小朋友的影響非常大,喜愛藝術、畫畫的Vanessa因為經常在家創作,也愛逛藝術館,今年已6歲大的女兒也自然地培養出藝術涵養。「我畫的時候也會為她鋪好畫紙,然後兩個人靜靜地畫,那是我非常享受的時刻。」
我想去了解自己,以及別人的身體與靈魂。我經常感到自己的身體和靈魂在互相拉扯,靈魂想要自由發揮,身體卻像牢籠般困住靈魂,兩者未能和諧共處,這種感覺很難透過文字表達出來,藝術卻可以是出口。
楊小芳
【本地女性藝術家爆發】性別平等這話題從18世紀說到21世紀,當中經歷種種爭議。要達到平等的基本條件,就是女性如何看待自己在社會上的身份與地位。若先把自己看成弱者或受欺壓的一群,那麼別人看待你的眼光也會被影響。
鄭敏玲,2020 年畢業於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 學, 主修繪畫, 在學期間接觸陶瓷藝術, 對陶泥的可塑性和生命 力有深刻的體會, 本身喜歡大自然 及其各種生命的 她, 從此安心於在泥土裡創作。 2020 年參加新藝潮《+VE/-VE》展覽,利用陶泥創作了一系列 49 支葵花 鏡,在每一塊陶鏡上利用青花顏料繪上不同圖案,在中國 4 代表着幸福,而 9 是長久的象徵,觀照這時期的社會現象。 也許這些年的經歷和社會轉變,各種矛盾和磨合,使她漸漸珍視自己是香港人的身份和本地文化價值,嘗試 從泥土了解香港和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她形容自己狹小的工作室是一個快樂的囚室,在工作室裡埋頭苦幹,偶 爾出來透氣放風,接觸外面的世界。
2019 年本科畢業的鄧廣燊,大概是本地藝術圈經常談論、但公眾卻感陌生的名字。
這名 90 後的新晉,早在 2010 年就獲得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像比賽(IFVA)特別表揚、2013 年成為香港設計師協會年度設計系學生獎得主。光是本科畢業那年,他一口氣囊括關晃先生紀念獎學金、Hidden Space 獎、出爐藝術畢業生聯展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 藝術獎。履歷閃閃發光,風頭一時無兩,但為人卻非常低調,極少接受訪問。去年香港人權藝術獎,其作雖然未能獲獎,但是兩位評審的心水之選。新一屆香港人權藝術獎展覽又開幕,他今年沒有參賽,在安全口畫廊舉行人生第二場個展——《夜夜鳴》。
Art was an escape from the rules Jeremy Fung’s father imposed on his life. Now it is the medium through which he recalls the unspoken love they shared
鄭凱殷於2019獲得墨爾本皇家理⼯⼤學藝術⽂學⼠,主修雕塑。作品關於物料、重量與物理性的體現。透過平衡的結構展現⼀種沉穩與流動之間的狀態。從⼒量推移中表現物料間的張⼒,雖靜止卻流動於無形。
2020年香港文學季展覽已於11月13日開幕,今年以「離留之間」作為展覽主題,並且邀請了十二位組作家與藝術家合作,六組的主題是離開(Departure),另外六組的主題則是抵達(Arrival),利用文學與藝術進行一場對話。而葉雯(Manny)和黃碧雲是今次展覽中其中一組作家和藝術家,在閱讀過《媚行者》後,Manny創作出《名為彼岸的空間》作為回應。
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今期的展覽,取名為《回憶的後花園》,帶有一種半私密的性質:那是一個只為居停主人所擁有,然而也是其向外界呈示審美與心靈寄託的地方。作品是畫家自願敞開、公諸於世的某部份,但對於觀眾來說,走進去,要非畫家願意現身說法,也許永遠都不得要領。只是畫廊方面利用分為上下兩段的地型,把涉及建構心境場域的作品佈置在下層,上層則陳列著類似於盆玩清供、入微梳理的畫作,或者仍使人隱隱意會到,在你我之間,同步著一種在出入居遊中,經遇人物盈縮的節奏共感。
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退休後,醉心藝術創作,他的作品結合藝術與科學,不失理科人的本色,愛鑽研形態與顏色的關係。
今年由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與香港藝術學院合辦的藝術文學士課程畢業的他,將參與下星期四(11月26日)的「典亞藝博2020」展覽,其中一幅《疫下慵懶》,在疫情下讓人深思。
科技發達雖然使生活品質提高,但也同時製造大量電子垃圾。當電子產品失去本身的功能時,在我們眼中就成為了廢物,藝術家林佑森(L2-04)卻不是這樣看的。
電路板當畫板,電線化作樹。曾獲得藝術公社《出爐2010》「傑出藝術新秀獎」,作品廣受收藏家及博物館歡迎的林佑森將被遺棄的產品收集回來重新組裝、上色,讓「廢物」重生之餘,也變成獨特的風景,化腐朽為神奇....
這幾年間,香港的色彩不再,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當你面對當下拉扯的政治環境,還要走過疫情,對於大部份人文主義的信徒來說,現實往往是如此無情地衝擊你一直深信不疑的價值觀。每日的「新常態」,成為最蹂躪的日子。藝術創作亦如是,你總會感到那股不自在的昏暗。你和我,誰和誰,彷彿置身於久病中的味覺,食之無味,卻滿口淡淡的苦澀。最近的藝術作品,或者藝術展覽都抵不過那單調的鬱悶,在同溫圍爐的境況下,難怪我們愈來愈難寫出多彩的評論。
香港藝術家黎清妍(Firenze Lai)去年首登拍賣場,已直接走入蘇富比晚拍,畫作《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以高估價兩倍的260萬成交。早日蘇富比「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再有Firenze的畫作登場,這次成績更佳,《共事的人》憑300萬成交價刷新藝術家的個人拍賣紀錄。Firenze過去已多次參與國際藝術年展,可見創作已獲藝術界認可,在拍賣場報捷,則意味得到了巿場認同。
疫情稍為放緩,很多文化及藝術活動等了又等,終於可以排住隊出籠,看到不少opening,好趁下一波疫情出現之前成功舉行。
早前到了中環 PMQ 看「破繭」香港新藝術家系列展覽的最新一輪展覽,就是林佑森的個展「似山似林」(Floating Mountains)(展期至10 月18日),展出的是一系列以銅線、錫、木等為主要材料的山水雕塑,有「去郊外一遊」、「鐵樹」、「五份.一景」、「重生」等,大家如果有留意他的展覽及作品,應該不會對他以電線、水管 、電子產品等現代城市產物,準確些應是被遺棄的城市產品重新組合及轉化,加上山水風景而成的創作特色及風格。
香港人在過去一年經歷高山低谷,本地藝術家亦透過創作將這些一點一滴記載在藝術中。位於上環東街的弗勞爾斯畫廊在九月將舉辦香港藝術家陳麗雲 (Movana Chen)首個展覽。此次展覽將畫廊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工作室,邀請陳麗雲來到畫廊,在這裡繼續日常創作。展覽標題是陳麗雲自創的文字圖案,靈感來自東巴文。這個圖案猶如一種世界性語言,也是她藝術創作的重要構成,即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論他們來自何種文化背景或以何種方式交流。
Tobe Kan Kiu Sin graduated from the Hong Kong Art School/RMIT University with a fine arts degree in 2017. It was a fortuitous education: she had previously applied to but was not accepted into Hong Kong’s two other established fine arts undergraduate programmes,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s Academy of Visual Arts. Undoubtedly, the art school’s programme was more suitable for her. Kan’s fellow students were not all fresh secondary school graduates, but similar to her: a bit more mature – she was born in 1984 – with some work experience and a thoughtful commitment to the self-financed study of visual art.
【明報專訊】從前,有一幅「曠世巨作」出現在學生練習簿的頁尾,同學甲用鉛筆畫出一隻「小強」,更把外殼塗滿,反光效果成功嚇得鄰座一跳,此佳作深深印在腦海。鉛筆作為學習的書寫工具,同時是我們最早接觸的繪畫工具之一。鉛筆畫不限於「畫橙」基礎素描,輕巧多變的特質啟發不同創作。今期特意請來馬琼珠、林恩如、柳廣成大講鉛筆經,物輕情意重,從灰黑線條推翻固有,看我城變幻。
張愛玲的文藝成就毋庸置疑,其作品重視強烈鮮明的參差對照,也糅合傳統中國小說與西方寫作美學。梁山丹(Lily Leung)先後以張愛玲為主題做創作,以當代藝術手法呈現張愛玲自成一格的美學格調。
我常覺得,Ivy比我更為「文學」。她謙虛說看書看得不多,中文又不好,寫則更少(關夢南當年一語中的),但很多時會借助文學思維來構想作品,策劃展覽。而我,寫文學就是寫文學,做作品就集中想藝術的事,交疊的層面沒她那麼多。因前幾個月我的個展講座,才給Ivy發現她上過我的新詩寫作班,當年康文署的青年寫作坊。引用文字或文學文本的本地藝術家不少,但乖乖地進入文學世界,了解文字人的思維,似乎不是很多。節目時間有限,一些之前討論好的想法,未能談到,現在來補充一下。
《立場》昨日報道,美國海關宣佈 2020 年 9 月 25 日起,由香港進口美國貨品來源地不得再標為「香港」,而要標示為「中國」,意味著「Made in Hong Kong」即將成為歷史。
香港主權移交中華人民共和國 23 年,一直「Made in Hong Kong」與「Made in China」兩條腿走路,實在有違一個中國的原因,在《國安法》之下更有分裂國家之嫌。由「Made in Hong Kong」過渡到「Made in China」之際,香港藝術家唐偉傑作品顯得非常搶眼!
日防夜防,防疫防到疲勞,防到瘋顛,疫情還在,疫苗未有,現在只有懷念那美好的good old days,以及幻想那美好的bright future days。
早前到了在灣仔富德樓的艺鵠藝術空間看群展「沉暮光雲」(Noctilucence)(展期至8月30日),由慢慢會主辦,以天文現象夜光雲為主題,找來八位本地藝術家,包括陳暖娟、陳茜珩、陳文俊、劉婉婷、盧潔瑩、黃小玲、丘卓妮及楊小芳,好像都是香港藝術學院的校友,以繪畫、錄像、裝置等不同媒介的作品,來一場等待的分享與呈現。
Hidden Space was established in 2017 and has since provided numerous exhibition opportunities to new artists. Since 2018, the winner of Hong Kong Art School’s Hidden Space Award has been given the chance to hold a solo exhibition at the venue. Although located in the out-of-the-way Kwai Chung, it is a good starting point to view emerging forces in the local art scene. In March 2020, Hidden Space hosted Wandering. At Sea, a solo exhibition of young Hong Kong artist Tang Kwong San.
Through various techniques and multi-media installations, Hong-Kong artist Peggy Chan explores the complex and interwoven relationships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urban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 underlying the unpredictability of tomorrow’s evolution of species. Caroline Ha Thuc sat down with the artist to discuss her practice and, in particular, her artwork nominated for the 2020 Sovereign Art Prize.
行走在山間郊野,每每提醒著郝立仁(Benjamin)要虛心接納大自然在他眼前呈現的面貌。由單純喜歡行山,到修讀藝術時所受到的啟發,他更願意出走畫室,在山林和野草中尋找靈感,在行走的路途上實現藝術。
香港人權藝術獎2020 今日公布結果,由本地藝術家袁錦華憑與反送中有關的攝影作品《Hong Kong Symposium 2019》獲得冠軍。本屆亞軍及季軍作品同樣受去年反送中運動啟發。
Two decades into her art career, Hong Kong artist Rachel Cheung Wai-sze has been shortlisted for the 2020 Sovereign Asian Art Prize. We spoke to her about how she explores philosophical ideas through her contemporary ceramic works.
一月中在大南街開業的「物器堂」(175號舖),是個複合式陶藝空間。推開店門,先是賣物處,木枱層架上是待售的精緻陶瓷器皿。內裏則是工作室,擺放了幾部拉坯機加一台燒陶電窯,四周散落一些待完成的學生作品、幾箱釉料、林林總總的製陶工具。再爬樓梯上閣樓,是個踏實的小型展覽空間。在這裏舉行的首場展覽,是香港藝術學院陶藝三年級生的作品聯展。
藝博會取消,有人覺得天塌下來。我倒覺得是難得清靜,終於不談八卦,只談藝術。肺炎肆虐,香港大型藝文場館如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的博物館、西九文化區和大館的展演場地均閉戶關門。我卻更有閒心細看了幾個中生代藝術家的個展。沒有策展人議定功課,個展的出發點或許雖然個人,卻都切中當下香港的時代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