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香港文學季展覽已於11月13日開幕,今年以「離留之間」作為展覽主題,並且邀請了十二位組作家與藝術家合作,六組的主題是離開(Departure),另外六組的主題則是抵達(Arrival),利用文學與藝術進行一場對話。而葉雯(Manny)和黃碧雲是今次展覽中其中一組作家和藝術家,在閱讀過《媚行者》後,Manny創作出《名為彼岸的空間》作為回應。
Read MoreContemporary by Angela Li今期的展覽,取名為《回憶的後花園》,帶有一種半私密的性質:那是一個只為居停主人所擁有,然而也是其向外界呈示審美與心靈寄託的地方。作品是畫家自願敞開、公諸於世的某部份,但對於觀眾來說,走進去,要非畫家願意現身說法,也許永遠都不得要領。只是畫廊方面利用分為上下兩段的地型,把涉及建構心境場域的作品佈置在下層,上層則陳列著類似於盆玩清供、入微梳理的畫作,或者仍使人隱隱意會到,在你我之間,同步著一種在出入居遊中,經遇人物盈縮的節奏共感。
Read More前天文台台長李本瀅退休後,醉心藝術創作,他的作品結合藝術與科學,不失理科人的本色,愛鑽研形態與顏色的關係。
今年由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與香港藝術學院合辦的藝術文學士課程畢業的他,將參與下星期四(11月26日)的「典亞藝博2020」展覽,其中一幅《疫下慵懶》,在疫情下讓人深思。
Read MoreHK Artist Spotlight, Presented by ART Power HK
Kate Siu
Kate Siu is an artist and industrial designer, mainly working with ceramics and found objects. Her works are highly linked with daily life, the city, humanity, and local community.
Read More鄧廣燊_悼念 投影的虛像刮上一層又一層實體的重量。 大幅素描安靜,紋風不動, 石墨之下,是關於至親,關於自己的流離。 由攝影照片、素描轉化成混合媒介, 遺物散發歷史文獻的意味。 彷彿站在一幅紀念碑,一個祭壇前思念故人,思考身份, 一場悼念的進行式由是完成。 編導:謝家豪
Read More科技發達雖然使生活品質提高,但也同時製造大量電子垃圾。當電子產品失去本身的功能時,在我們眼中就成為了廢物,藝術家林佑森(L2-04)卻不是這樣看的。
電路板當畫板,電線化作樹。曾獲得藝術公社《出爐2010》「傑出藝術新秀獎」,作品廣受收藏家及博物館歡迎的林佑森將被遺棄的產品收集回來重新組裝、上色,讓「廢物」重生之餘,也變成獨特的風景,化腐朽為神奇....
Read More這幾年間,香港的色彩不再,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當你面對當下拉扯的政治環境,還要走過疫情,對於大部份人文主義的信徒來說,現實往往是如此無情地衝擊你一直深信不疑的價值觀。每日的「新常態」,成為最蹂躪的日子。藝術創作亦如是,你總會感到那股不自在的昏暗。你和我,誰和誰,彷彿置身於久病中的味覺,食之無味,卻滿口淡淡的苦澀。最近的藝術作品,或者藝術展覽都抵不過那單調的鬱悶,在同溫圍爐的境況下,難怪我們愈來愈難寫出多彩的評論。
Read More香港藝術家黎清妍(Firenze Lai)去年首登拍賣場,已直接走入蘇富比晚拍,畫作《從此幸福快樂地生活下去》以高估價兩倍的260萬成交。早日蘇富比「當代藝術晚間拍賣」中,再有Firenze的畫作登場,這次成績更佳,《共事的人》憑300萬成交價刷新藝術家的個人拍賣紀錄。Firenze過去已多次參與國際藝術年展,可見創作已獲藝術界認可,在拍賣場報捷,則意味得到了巿場認同。
Read More疫情稍為放緩,很多文化及藝術活動等了又等,終於可以排住隊出籠,看到不少opening,好趁下一波疫情出現之前成功舉行。
早前到了中環 PMQ 看「破繭」香港新藝術家系列展覽的最新一輪展覽,就是林佑森的個展「似山似林」(Floating Mountains)(展期至10 月18日),展出的是一系列以銅線、錫、木等為主要材料的山水雕塑,有「去郊外一遊」、「鐵樹」、「五份.一景」、「重生」等,大家如果有留意他的展覽及作品,應該不會對他以電線、水管 、電子產品等現代城市產物,準確些應是被遺棄的城市產品重新組合及轉化,加上山水風景而成的創作特色及風格。
Read More香港人在過去一年經歷高山低谷,本地藝術家亦透過創作將這些一點一滴記載在藝術中。位於上環東街的弗勞爾斯畫廊在九月將舉辦香港藝術家陳麗雲 (Movana Chen)首個展覽。此次展覽將畫廊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工作室,邀請陳麗雲來到畫廊,在這裡繼續日常創作。展覽標題是陳麗雲自創的文字圖案,靈感來自東巴文。這個圖案猶如一種世界性語言,也是她藝術創作的重要構成,即連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論他們來自何種文化背景或以何種方式交流。
Read MoreTobe Kan Kiu Sin graduated from the Hong Kong Art School/RMIT University with a fine arts degree in 2017. It was a fortuitous education: she had previously applied to but was not accepted into Hong Kong’s two other established fine arts undergraduate programmes,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Hong Kong Baptist University’s Academy of Visual Arts. Undoubtedly, the art school’s programme was more suitable for her. Kan’s fellow students were not all fresh secondary school graduates, but similar to her: a bit more mature – she was born in 1984 – with some work experience and a thoughtful commitment to the self-financed study of visual art.
Read More